【門診醫學】三酸甘油酯從哪來?
抽血健檢的血脂項目分成兩大部分:
"膽固醇"和"三酸甘油酯"
膽固醇可再細分成總膽固醇,高密度與低密度膽固醇
膽固醇與食物之間的關係
已在前面的文章討論過
.
三酸甘油酯則是血中的油滴
分成三大來源:
1. 食物中吃下的油脂
無論動物性或植物性,甚至反式脂肪都算
.
2. 身體內脂肪細胞分解
受胰島素與其他內分泌作用影響
若糖尿病沒控制好,胰島素作用減弱
會比一般人分解出更多三酸甘油酯
.
3. 吃下的碳水化合物(糖/澱粉)重新合成
細胞內的化學反應能互相轉換葡萄糖,胺基酸,和脂肪酸
.
因此為什麼要空腹時抽血
就是為了要避免進食時食物油脂的影響
但即使經過空腹
三酸甘油酯還是會從先前吃下的醣類轉換而來
.
我有一個病人過年後抽血看報告
沒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謝疾病
可能過年期間吃得太好
上一次三酸甘油酯還正常
這次抽血卻突然飆到400以上
導致低密度膽固醇也無法正確測量
.
因此請勿輕忽醣類與澱粉食物
對血脂數值的影響